温度范围:
小苏打脱硫的适宜温度为?140~200℃(中低温脱硫)。温度过高(>250℃)可能导致小苏打分解(生成Na?CO?和CO?),降低反应效率。
若用于高温烟气(如燃煤锅炉),需先降温或改用干法喷射+布袋除尘组合工艺。
湿度要求:
烟气含适量水分(>5%)可促进反应,但湿度过高易导致设备结垢或堵塞。
化学计量比:
理论用量为?1mol NaHCO? : 1mol SO?,实际需根据烟气中SO?浓度超量添加(通常1.2~1.5倍)。
过量使用会增加成本,且未反应的NaHCO?可能影响后续除尘。
颗粒度优化:
小苏打需研磨至?20~50μm?的细粉,增大比表面积以提高反应速率。
颗粒过粗会导致反应不完全,过细可能增加粉尘夹带。
均匀喷射:
通过喷嘴将小苏打粉体均匀喷入烟道,避免局部浓度过高或过低。
喷射位置通常选在除尘器前的烟道中,确保充分混合。
防堵塞措施:
喷射系统需配备流化装置(如压缩空气辅助),防止小苏打吸潮结块。
主要产物:
小苏打与SO?反应生成?亚硫酸钠(Na?SO?)和硫酸钠(Na?SO?),需通过除尘器(如布袋除尘)收集。
资源化利用:
副产物可作为工业原料(如造纸、玻璃制造),但需检测杂质含量。
环保风险:
若副产物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,需按危废处理,避免随意堆放。
腐蚀风险:
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(如SO?、HCl)可能腐蚀烟道和除尘器,需采用防腐材料(如316L不锈钢、玻璃钢)。
清灰频率:
定期清理除尘器,防止副产物积压影响系统阻力。
粉尘爆炸风险:
小苏打粉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能爆炸,储存和喷射系统需防静电、防明火。
人员防护: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和护目镜,避免吸入粉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