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SCR技术最核心的优势。
通常设计脱硝效率可达?80%-95%?以上,甚至更高。
能够将烟气中的NOx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(例如,可轻松达到50mg/Nm3以下,以满足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)。
这使得它成为应对严格环保法规的首选技术。
SCR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开始商业化应用,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。
系统流程、关键设备(如催化剂、喷氨格栅)和控制系统都已非常标准化和成熟。
在全球范围内有成千上万的成功应用案例,尤其是在燃煤电厂、燃气轮机、工业锅炉和船舶发动机等领域,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在理想工况和正确操作下,SCR反应的最终产物是无害的氮气和水,化学方程式为:4NO + 4NH? + O? → 4N? + 6H?O。
不会产生需要额外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或有害液体,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。
催化剂“选择性”地促进NH?与NOx的反应,而不是与烟气中的其他成分(如SO?、O?)大量发生副反应。
这大大降低了还原剂(氨或尿素)的消耗量,提高了经济性。
系统能够通过调节喷氨量,来适应锅炉负荷变化和NOx入口浓度波动,保持出口NOx浓度的稳定。
通过合理的催化剂设计和布置,可以适应不同燃料(煤、气、油、生物质等)的烟气条件。
通过优化流场设计、精确控制喷氨和定期监控催化剂活性,可以将未参与反应的氨逃逸?控制在很低的水平(通常< 2.5 ppm),从而减轻对下游设备(如空预器)的堵塞和腐蚀。
SCR技术可以与其他污染物控制技术很好地结合,形成高效的协同治理系统。最典型的例子是与静电除尘器?和湿法脱硫?组成的“SCR + ESP/FF + WFGD”系统,实现对多种污染物(NOx, 粉尘, SO?)的联合脱除。
这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效率最高、应用最广的末端脱硝技术,尤其适用于大型电站锅炉和工业窑炉。
优点:
脱硝效率极高,可达90%以上。
技术成熟,运行稳定可靠。
缺点:
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高。
催化剂属于危险废物,需要定期更换和处理。
对烟气温度有要求(通常300-400℃),需要精心设计布置位置。
相比SCR,这是一种更经济但效率较低的技术。
原理:?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,将还原剂(尿素或氨水)喷入炉膛高温区(850-1100℃),与NOx发生还原反应。
优点:
系统简单,投资成本远低于SCR。
占地面积小,改造方便。
缺点:
脱硝效率较低,通常为30%-50%。
对温度窗口要求苛刻,控制难度大。
氨逃逸率较高(未反应的氨气排入大气)。
3.SCR与SNCR的结合(SNCR-SCR混合法)?可以兼顾经济性与高效率,先用SNCR实现初步脱硝,再用小型的SCR装置进行深度处理。
]]>还原剂制备与供应系统
功能:负责制备和存储还原剂,并将其精确输送到喷射系统。
常见还原剂:
液氨:反应效率最高,成本较低,但因有毒,安全要求极高。
氨水:安全性比液氨高,但运输和储存成本也高。
尿素:最安全,以固体颗?;蛉芤盒问酱⒋妫诟呶孪路纸獠逼?。这是目前电厂最常用的选择。
还原剂喷射系统
功能:将还原剂(氨或氨/空气混合物)均匀地喷射到烟气通道中。
关键部件:喷枪、喷嘴、混合器。其设计目标是确保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充分、均匀地混合,这是保证高脱硝效率的关键。
反应器(催化反应器)
功能:这是发生化学反应的“心脏”部位。
内部结构:内部装填有蜂窝状或板式催化剂模块。烟气从这里流过,与催化剂充分接触。
位置:通常布置在锅炉的省煤器(预热给水)和空气预热器之间,因为这个位置的烟气温度(通常在300°C – 400°C)最适合SCR反应。
催化剂
功能: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,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就能高效、快速地进行。
成分:通常以二氧化钛为载体,活性成分为五氧化二钒和三氧化钨等。
寿命:催化剂会因烟气中的灰尘(磨损)、重金属(中毒)等而逐渐失活,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。
还原剂制备区设备:
液氨卸料压缩机、液氨储罐、氨气蒸发槽、氨气缓冲槽、稀释风机、氨气泄漏检测仪、安全喷淋系统等。
或:尿素颗粒储仓、尿素溶解罐、尿素溶液储罐、尿素溶液输送泵、尿素热解炉/水解器及其配套风机、加热器等。
反应区设备:
SCR反应器本体(钢结构、保温、护板)。
催化剂(初装层和备用层)。
吹灰器(声波式或蒸汽/耙式)。
喷氨格栅(AIG)。
烟道、挡板门、膨胀节等。
喷射区设备(对于SNCR或联合法):
高压溶液循环泵、计量分配???、炉墙喷枪、冷却风系统等。
电气与控制系统设备:
DCS/PLC控制柜:整个脱硝系统的大脑。
CEMS(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):实时监测入口和出口的NOx、O?、氨逃逸浓度等参数,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,以调节喷氨量。
配电柜、仪表、阀门、执行器等。
这是完成脱硝化学反应的关键部分。
SCR反应器
功能:是脱硝反应发生的容器和场所,内部安装催化剂层。
结构:通常是一个大型的钢制立式箱体,内部设有催化剂??榈闹С沤峁埂⒓煨廾?、人孔、吹灰器等。烟气从入口进入,经过催化剂层后从出口排出。
催化剂
功能:是SCR系统的“心脏”,其表面提供活性位点,在特定温度下促进氨气(NH?)与NOx发生还原反应,生成无害的氮气(N?)和水(H?O)。
类型:最常见的是钒钛基催化剂,形式通常为蜂窝式、板式或波纹板式。
这个系统负责生产、存储和精确计量输送反应所需的氨气。
氨区: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,是还原剂的存储和制备中心。
液氨储罐:用于存储液态的无水氨。这是最经济的方式,但因其有毒、易燃易爆,安全要求极高。
氨蒸发器:通过加热(通常用蒸汽或电加热)将液态氨气化成气态氨。
氨气缓冲罐:缓冲和稳定气氨的压力,确保后续输送的稳定性。
稀释风机:提供空气,将高浓度的气氨稀释到爆炸下限以下的安全浓度(通常<5%),形成氨/空气混合气体。
(替代方案)尿素制氨系统:由于液氨的安全隐患,许多电厂改用尿素作为还原剂前体。
尿素溶解罐:将颗粒尿素溶解成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。
尿素溶液储罐:存储制备好的尿素溶液。
水解炉或热解炉:
水解炉:在高温高压下,尿素溶液与水反应生成NH?和CO?。
热解炉:在高温下,尿素溶液迅速分解生成NH?、HNCO(异氰酸),并进一步水解成NH?和CO?。
这个系统负责将还原剂与烟气均匀混合,为反应创造最佳条件。
喷氨格栅
功能:位于反应器入口前的烟道内,由一系列管道和喷嘴组成。其核心作用是将稀释后的氨/空气混合气体均匀地喷射到烟气中。
设计关键:AIG的设计至关重要,必须确保在催化剂入口截面上的氨浓度与NOx浓度分布匹配(即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),才能保证高脱硝效率和低氨逃逸。
静态混合器
功能:安装在AIG之后,反应器之前。通过其特殊的叶片结构,增强烟气的湍流,促进氨气与烟气的充分、均匀混合。
烟道及挡板门
旁路挡板门:在机组启?;虻透汉墒?,若烟气温度不符合催化剂要求,可开启旁路,使烟气绕过反应器,?;ご呋?。
进出口挡板门:用于隔离SCR系统,以便进行检修。
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,会堵塞催化剂孔道,因此必须定期清理。
声波吹灰器
原理:通过号角产生高强度、特定频率的声波,使粉尘颗粒产生共振、松动,并随烟气流出。优点是无机械部件、对催化剂无磨损、覆盖范围广,适用于粉尘浓度不极高的场合。
蒸汽吹灰器/耙式吹灰器
原理:使用高压蒸汽或压缩空气作为介质,通过可伸缩的耙管或喷枪直接吹扫催化剂表面。清灰效果更彻底,适用于粉尘浓度极高、粘性大的场合(如燃用高硫煤、垃圾焚烧厂)。
这是整个SCR系统的大脑。
分散控制系统(DCS)
功能:接收来自CEMS和各类传感器的信号(如NOx浓度、烟气流量、温度、氨气流量等),通过预设的程序和算法,实时、精确地控制喷氨量,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氨逃逸。
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(CEMS)
功能:实时监测反应器入口和出口的NOx浓度、O?含量、温度等参数,并将数据传送给DCS,作为控制的依据。出口的氨逃逸浓度也由专门的分析仪监测。
一个典型的SCR脱硝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:
还原剂储存与供应系统:
通常使用液氨、氨水或尿素作为还原剂来源。尿素需要在系统中经过热解或水解后生成NH?。
包括储罐、蒸发器、稀释风机、喷射泵等设备。
还原剂喷射系统:
位于SCR反应器上游的烟道上。
通过精心设计的喷枪格栅,将还原剂均匀地喷射并混合到烟气中。
SCR反应器:
是系统的核心,内部装填有催化剂。
烟气与还原剂在反应器中充分混合后,在催化剂表面发生还原反应。
催化剂:
通常是以二氧化钛为载体,五氧化二钒和三氧化钨或三氧化钼为活性成分的蜂窝式、板式或波纹式催化剂。
催化剂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脱硝效率、系统阻力和运行成本。
吹灰系统:
由于烟气中含有粉尘,会堵塞催化剂孔道,因此需要定期使用声波吹灰器或蒸汽/压缩空气吹扫器清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灰,保持其活性。
还原剂(如液氨)经蒸发后与稀释空气混合,形成安全的氨气混合气。
该混合气通过喷射系统被均匀地注入到SCR反应器前的烟道中,与烟气充分混合。
混合后的烟气进入SCR反应器,穿过催化剂层。
在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温度窗口(通常为?300-420℃)下,NH?与NOx发生还原反应,生成N?和H?O。
净化后的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、除尘器和脱硫装置后,经烟囱达标排放。
优点:
脱硝效率高:通常可达80%-90%,甚至更高。
技术成熟,运行可靠,应用广泛。
副产物为无害的N?和H?O,无二次污染。
对锅炉等主体设备运行影响较小。
挑战与缺点:
初始投资高,催化剂价格昂贵。
运行成本较高,涉及催化剂的更换和还原剂的消耗。
氨逃逸:未反应的微量氨气会随烟气排出,可能造成下游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。
烟气温度需满足催化剂活性要求,对低负荷运行的锅炉可能需要进行烟气再加热。
催化剂失效后属于危险废物,需要妥善处理。
SO?氧化:催化剂可能将部分SO?氧化成SO?,与逃逸的氨生成硫酸氢铵,易堵塞和腐蚀下游的空预器等设备。
SCR脱硝技术以其极高的脱硝效率和可靠性,成为全球范围内电站和工业锅炉满足严格环保排放标准的首选技术。尽管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、氨逃逸等问题,但通过不断优化催化剂性能、改进喷射和控制系统,它仍然是当前控制氮氧化物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,为减少酸雨、光化学烟雾和雾霾等环境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]]>1. 燃烧中控制(低氮燃烧技术)
原理:通过改进燃烧器结构或调整燃烧方式(如分级燃烧、烟气再循环等),在燃烧过程中抑制NOx的生成。
特点:这是成本最低的减排措施,通常是首选和基础措施,但脱除效率有限(约30%-50%),无法单独满足最严格的排放标准。
2. 燃烧后处理(烟气脱硝)
主流技术: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 –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)
原理:在催化剂作用下,向含NOx的烟气中喷入还原剂(通常是氨气或尿素溶液),使NOx被选择性地还原成无害的氮气(N?)和水(H?O)。
核心反应:NOx + NH? → N? + H?O
特点:
效率高:脱硝效率可达80%-90%甚至更高。
技术成熟:是全球范围内电站锅炉脱硝的绝对主流技术。
投资和运行成本高:需要昂贵的催化剂和复杂的控制系统。
其他技术:选择性非催化还原(SNCR – Selective Non-Catalytic Reduction)
原理: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,在高温区域(通常为900-1100°C)喷入还原剂(尿素或氨水),将NOx还原。
特点:
效率较低:脱硝效率一般为30%-50%。
系统简单,投资成本低:适用于小型锅炉或作为SCR的补充。
对温度窗口要求非常严格。
| 技术类型 | 原理 | 适用场景 | 改造难点 |
|---|---|---|---|
| SCR(选择性催化还原) | 在催化剂作用下,NH?将NOx还原为N?+H?O | 高脱硝效率(≥90%),燃煤/燃气电厂 | 催化剂寿命、氨逃逸控制 |
| SNCR(非催化还原) | 高温下(850~1100℃)喷入NH?/尿素还原NOx | 中小锅炉、垃圾焚烧厂 | 脱硝效率低(30~50%) |
| SCR+SNCR联合 | 结合两者优势,提高脱硝效率 | 高NOx排放工况 | 系统复杂性增加 |
| 低温SCR | 催化剂活性温度窗口下移(120~300℃) | 余热锅炉、钢铁烧结机 | 抗硫抗水性要求高 |
SCR系统扩容:增加催化剂层数(如从2层增至3层)或扩大反应器截面积。
SNCR升级为SCR:适用于原SNCR无法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的项目。
低温SCR改造:替代传统高温SCR,节省烟气再热能耗(如燃气锅炉)。
传统钒钛系催化剂:适用于燃煤电厂,但易受砷、碱金属中毒。
蜂窝式 vs 板式:蜂窝式比表面积大但易堵塞,板式压降低适合高尘环境。
抗中毒催化剂:
抗砷/碱金属催化剂:添加钨、钼等助剂。
抗硫催化剂:用于高硫煤烟气(如CeO?改性催化剂)。
再生或更换:
化学清洗再生(恢复活性组分)。
更换为高活性催化剂(如提高钒含量或采用分子筛催化剂)。
??榛杓?/strong>:分区域更换催化剂,减少?;奔?。
精准喷氨控制:
增加多点喷氨格栅(AIG),结合CFD模拟优化分布均匀性。
引入智能控制系统(基于CEMS数据动态调节氨流量)。
氨逃逸控制:
加装氨逃逸监测仪(目标≤2.5ppm)。
增设氨回收装置或末端湿式电除尘(WESP)捕逃逸氨。
与脱硫/除尘协同:
SCR+湿法脱硫(WFGD)联合:避免氨逃逸形成硫酸氢铵(ABS)堵塞空预器。
前置除尘改造:在SCR前加装低低温电除尘(LLT-ESP),减少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。
烟气旁路设计:
增设SCR旁路烟道,适应低负荷或启停工况。
经济性平衡:催化剂成本占SCR总投资的30~50%,需权衡寿命与性能。
政策合规性:符合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3223-2020)等法规。
安全风险:氨区防爆改造(如泄漏监测、应急喷淋系统)。
通过针对性改造,烟气脱硝系统可在效率、能耗和可靠性上显著提升,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。
]]>高效脱硝:在催化剂作用下,NOx去除率可达80%~95%,出口浓度可降至50mg/m3以下,满足严苛环保标准(如中国超低排放要求)。
技术成熟:自20世纪70年代商业化以来,全球广泛应用,运行稳定可靠。
适应性强:可处理高浓度NOx烟气(1000ppm以上),适用于燃煤、燃气、化工等多种行业。
反应器:布置在锅炉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(高温高尘方案主流)。
喷氨系统:通过AIG(氨喷射格栅)实现均匀分布。
催化剂层:按2+1或3+1层设计,预留备用层以延长寿命。
控制系统:根据烟气流量、NOx浓度动态调节喷氨量。
SCR凭借其高效率和可靠性,仍是当前烟气脱硝的最优解,尤其在严排放标准下不可替代。
]]>脱硝模块是工业烟气处理系统中的关键部分,主要用于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(NO?)排放,以满足环保要求。
常见的脱硝技术包括:
SCR(选择性催化还原)
原理:在催化剂作用下,向烟气中喷入还原剂(如氨气或尿素),将NO?还原为氮气(N?)和水(H?O)。
适用温度:300-400℃(需高温环境)。
效率:可达90%以上。
应用:燃煤电厂、化工、钢铁等行业。
SNCR(选择性非催化还原)
原理:直接向高温烟气(800-1100℃)中喷入还原剂(如尿素或氨水),无催化剂参与反应。
效率:30-70%,低于SCR。
应用:小型锅炉或对效率要求不高的场景。
其他技术:如低温SCR、氧化吸收法等,适用于特殊工况。
反应器:承载催化剂和烟气反应的容器(SCR)。
催化剂:多为钒钛基或蜂窝状/板式结构,需定期更换。
喷氨系统:精确控制还原剂(氨/尿素)的喷射量与分布。
控制系统:监测NO?浓度、温度、流量等参数,实现自动化调节。
烟气混合器:确?;乖劣胙唐然旌稀?/p>
温度窗口:催化剂需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(如SCR的300-400℃)。
空速比(GHSV):影响反应效率和催化剂用量。
氨逃逸控制:避免过量氨气造成二次污染。
抗中毒设计:防止催化剂因粉尘、硫化物等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