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收剂选择与配比
石灰石法需控制石灰石纯度(CaCO?≥90%)、细度(粒径≤45μm);氨法需确保氨水浓度稳定。
根据烟气中SO?浓度动态调整吸收剂用量,避免过量或不足。
pH值控制
石灰石浆液pH通常维持在5.0~5.8,过高易结垢,过低则脱硫效率下降。
氨法pH需控制在5.5~6.5,防止氨逃逸。
液气比(L/G)
确保足够的浆液喷淋量(一般3~15 L/m3),过低会导致脱硫效率降低。
喷嘴与塔内件检查
定期清理喷淋层喷嘴,防止堵塞或磨损导致雾化不均。
检查除雾器压差,避免结垢堵塞(需定期冲洗)。
管道与泵阀管理
浆液管道设计需保持流速>1m/s,防止沉积;停运时及时冲洗。
循环泵需防腐(如衬胶/合金材质),监测轴承密封。
材料选择
接触湿烟气的部位(如吸收塔、烟囱)采用玻璃鳞片树脂、合金钢或碳钢衬胶。
氧化控制
充分鼓入空气(氧化风机)将亚硫酸钙转化为硫酸钙(石膏),防止结垢。
控制Cl?浓度(一般<20,000 mg/L),避免腐蚀加剧。
石膏脱水
真空皮带机脱水后石膏含水率需<10%,若纯度低(如CaSO?·2H?O<90%),需排查石灰石杂质或氧化不足。
废水处理
脱硫废水含重金属、Cl?等,需经中和、沉淀、絮凝后达标排放。
氨法防爆
氨区需防爆设计,监测NH?泄漏,严禁明火。
防浆液沉积
停塔时排空浆液,防止固体沉积硬化。
在线监测
实时监测出口SO?、颗粒物、NOx浓度,确保符合排放标准(如中国超低排放要求SO?<35 mg/m3)。
监测氨逃逸(氨法<3 ppm)。
湿法脱硫需平衡效率、成本与可靠性,重点在于精细化控制参数、预防设备腐蚀/堵塞、严格管理副产物。
]]>氨法脱硫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,通??梢源锏?5%以上,且副产品硫酸铵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,可以作为化肥使用,因此在环保性和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然而,氨法脱硫存在氨损失、能耗大以及加热器材质要求高等问题。此外,氨法脱硫系统不排废水,但其浆液中的氯离子和氟离子浓度较高,可能导致腐蚀问题。
相比之下,石灰石-石膏法脱硫技术虽然占地面积较大,浆液循环量和耗电量较高,但其脱硫效率也高达95%,且运行成本已大幅降低。石灰石-石膏法的副产品为石膏,主要用于建材行业,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。然而,该技术的缺点包括系统复杂、初始投资大、水耗大等。
从技术改造的角度来看,氨法脱硫改造为石灰石-石膏法脱硫需要考虑以下几点:
设备调整:氨法脱硫塔的设计与石灰石-石膏法脱硫塔有所不同,需要对塔内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石灰石-石膏法的工艺流程。
浆液制备:石灰石-石膏法需要将石灰石磨成粉并制成浆液,这与氨法脱硫的液氨或废氨水不同,需要额外的设备和工艺来实现。
能耗与成本:石灰石-石膏法的能耗相对较高,且系统复杂度较高,因此改造过程中需要评估整体的能耗和运行成本是否合理。
安全性:石灰石-石膏法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,安全性较高,而氨法脱硫存在氨泄漏的风险,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。
环保性:石灰石-石膏法的副产品石膏可以用于建材行业,而氨法脱硫的硫酸铵则可以作为化肥使用,两者在环保性方面各有优势。
改造氨法脱硫为石灰石-石膏法脱硫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任务,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、经济合理性以及环保要求。建议在进行改造前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估和经济分析,以确保改造后的系统能够高效、安全地运行,并符合环保标准。
]]>